2011/4/7 发表于4957天前 英伦生活 1992
最近和朋友聊到英国华人社区里的一些情况,他声音里透出讥讽:“你敢相信吗?社区内外,就像两个世界。”
从何说起呢?他所谓的“社区外”,指的是英国主流社会。这里提到的华人社会,并非指狭义上的“唐人街”,而是广义的在英华人。
举个例子,在英国读大学的人都知道,校方对论文抄袭、剽窃等事件管制异常严格。我一次写论文,引用了别人的话并注明出处,只因出处没写完整,就被老师叫去“重点关照”了半天。但翻翻手边的华文报纸,却发现众多“论文代写”广告堂而皇之出现,“一条龙”服务甚至“体贴”到承诺会提供网络“反抄袭”检测报告,这是为保证论文的原创性以通过校方考察。
和国内老同学打电话,她向我抱怨:在一家民企打工,工资被克扣,号称是去交五险一金,实则完全是浮云,发工资还得用现金,仅因老板要偷税漏税。
我在电话这头讪笑:这种情况我并不陌生,英国的华社有时在一些国内“特色问题”上是相当地“原汁原味”——英国华人老板不给员工交税很常见,甚至争取合法的带薪年假也可能被老板以各种理由拒绝。
在英国,官方这边规定21岁或以上人士的法定最低工资为5.93英镑/小时,部分华人老板那边就开出3.5英镑/小时的薪水,还摆出副“爱干不干,不干自有人前赴后继等着干”的架势;英国人追求“平衡生活与工作”,但如果给华人老板打工,还是先做好夜晚、周末加班的准备吧。
许多看起来高度融入英国社会的华人精英也默认华社中“风俗”不同于主流——说好听点叫宽容,说难听了难逃“自我歧视”之嫌。
这个游离于英国主流社会外的小世界脆弱而顽强,两年前,当时的布朗政府收紧移民管理,严打非法劳工,首当其冲的就是中餐业。一些华工的处境令人同情,但一些奇怪的逻辑也相当刺耳,例如有华人组织表示,中餐业聘用非法华工,是因为本地人“无法胜任中餐烹饪技巧”,有非法华人哭诉,贩卖盗版光碟是因为被当局“逼急了”……
有人冷静地指出,在英国,少数族裔必须“会哭”才能“吃到奶”,华工为英国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当局难道不能修改法律予以照顾?
事实上,迫于华社压力,英政府后来也出台了“短缺职位名单”等折中政策,为雇主从海外合法聘请华人厨师提供便利。然而政策实施后,因缴税、语言考核、薪酬标准等要求,合法申请者竟极少。
要我说,保护弱势的生存权没错,法律要根据民意调整也没错,但弱势争权不可忘记,法律终归反映道德底线,做人亦当如此。法律如拒绝低于道德底线的民意,其实是法律的胜利。弱势要维权,也要提高自身竞争力。
随着开学季的临近,准备踏上英国求学之旅的同学们是否已经开始忙碌于行李的整理了呢?以下是一份精心整理的行李攻略,希望能为你的留学之旅增添一份从容与安心。
2024/8/20 发表于73天前 英伦生活 210